彩绘都市与可持续探索 | 访学团前往小印度和交通局参观,顺利完成NUS的最后一课

彩绘都市与可持续探索
✦✦✦
2023/07/14    Day 5

7月14日上午
访学团到新加坡小印度与交通局参访
学习了解新加坡交通规划和建设的特色
下午,我们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
迎来了在NUS的最后一堂课
并就这几天在新加坡的学习考察作课题汇报
访学团顺利从NUS结业啦!


小印度之旅

     今天,访学团的第一站是小印度,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富有文化特色的小印度,感受异域人文风情。
     小印度是新加坡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印度的缩影,所以被称为小印度。
     据了解,1819年,莱佛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随行的队伍中就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就这样,他们成了新加坡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随着后来印度人移民和繁衍,这里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便形成成了这样的小聚居地。
     行走在小印度街头,周围是独具特色、充满浓郁色彩的建筑。土黄色的明亮、温暖、热烈,靛蓝色的沉郁、冷淡、宁静,两侧售有琳琅满目的服饰、花环、银器等等。一包印度咖哩,一杯香浓的拉茶,印度特有的海娜纹身,是小印度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这是小印度区域最出名的彩色房子,好像是颜料盘被打翻了,将所有颜色凑齐,极具东南亚风格。参观完小印度,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了新加坡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多元文化。

     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漫行到小印度附近的新加坡交通局参观学习。


新加坡交通局参访

     在新加坡交通局,访学团一行人参观了新加坡交通的展览馆。在这里,讲解人员介绍了新加坡的交通管理体系,包括新加坡的地铁建设、自动驾驶、节能路灯、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这些为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

✦ 新加坡的自动驾驶 ✦


     导览人员介绍,在新加坡,目前正在设计并预公布自动驾驶技术,让人民更高效地旅行,享受更安全的道路出行体验。无人驾驶汽车的高保真传感器使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交通状况和规则进行导航。

     参观过程中,讲解员提到了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2022年,深圳的无人驾驶车辆在国内率先合法上路,他夸奖道中国的交通技术在世界发展中名列前茅,这令我们感到十分自豪!

✦ 新加坡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 ✦
     接着,讲解员还介绍了新加坡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他提到,新加坡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为驾驶者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功能,包括提供全面准确的最新资讯及其他增值服务。

     与新加坡相比较下,我国目前的导航系统毫不逊色,先进全面。正如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作为中国的新青年,在学习新加坡的优点和可借鉴之处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身的强大!作为科技大国,相信我们的城市可持续建设也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NUS课堂结业

     经过三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堂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新加坡建筑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几次分水岭事故对新加坡土木工程和建筑业发展的影响,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每个人在课堂中都受益匪浅。今天,访学团迎来了在NUS的最后一堂课。
✦ 第三次分水岭事故 ✦

     接着昨天上课的内容,李福豪教授继续为我们讲述了新加坡建筑业发展的第三次分水岭事故——挖隧道引起的天坑(Sinkholes caused by tunnelling)。

     这场事故发生于2017年,有一处墓地下方的隧道开挖导致了天坑,墓地塌陷,所幸本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新加坡政府愈加重视隧道科研工作。

     李福豪教授说到,隧道的设计是非常简单的,但隧道设计时简单的分析并不能够应付很多土体破坏和变形机理,常规沉降预算方法对应的是隧道的二位刨面,不考虑盾构机和土的相互作用。盾构机开挖导致的天坑问题不是设计问题,而是盾构机操作问题,面对土体的不均匀变化,盾构机师傅需要有多年经验,及时调整盾构机参数,才能够应对各种开挖的情况。
     最后,李福豪教授对三天的课程进行了总结,新加坡的基建是由应用空间的需求而驱动的,新加坡的土木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深受三件分水岭事故影响。新世界酒店事故让新加坡认识到有效的基建管理和监控的法律框架的重要性;尼谐大道事故加强了对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天坑事故强调了隧道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从中也认识到,我们不可能永远避免建筑事故,但必须要从每一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同样事故重复发生。


小组课题汇报

     经过这几天在新加坡的学习,访学团对新加坡的建筑、城市规划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NUS的最后一堂课上,各小组同学结合这几天在新加坡的所见所闻,将自己的课题收获与李福豪教授进行分享交流。


A组--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组长:沈恩琪
组员:陈浩彦、梁渝千、冼弟、姚子聪
     A组的课题以可持续城市化为主题,结合这几天的学习内容,从交通建设、城市绿化、水资源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的可持续性,并结合国内的城市化情况,与深圳的发展做对比联系,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对深圳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在交通管理、绿化布置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B组 浅谈新加坡绿色建筑

组长:马少丽
组员:李荣康、谢典延、谢欣悦、王恒岳

     B组从新加坡的实际国情和具体情况出发,从新加坡的经济实力、国家人口和地理资源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出了新加坡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然性。然后根据这几天的所见所学所思,提炼出了新加坡四种绿色建筑措施,分别是垂直绿化、雨水收集、光的利用和被动设计。最后得出,新加坡的绿建特点有人与自然和谐交互、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特点。

     同时结合实际,将目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建设大量绿色建筑的条件,但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已经开始有少量绿色建筑了。B组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绿色建筑的潜力与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



C组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紧凑型城市设计


组长:叶育军
组员:黄家淇、刘超阳、许温仪、周二威

     C组就新加坡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演变进行课题研究。在本次汇报中,总结出了新加坡由总体规划制度向长期规划+总体规划的复合模式逐渐演变的城市规划发展过程和城市设计主导思想。

     通过对重建局URA的考察,分析得出新加坡城市规划管理架构与运作体系,分别是一级概念规划,二级总体规划,三级开发指导规划。同时,他们根据访学过程中对新加坡城市的实地考察,分析了新加坡紧凑型的城市模型,如:高密度住宅区布局、高效的交通系统、城市绿化高覆盖和特色的城市布局(单行道交通与城市连廊)。同时,介绍了新加坡卫星城镇15min生活圈的设计。

     最后,C组总结了新加坡规划概念的特点与经验,并对比了中国城市规划发展与新加坡城市规划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及面对的挑战。



我们结业啦


     有朋自远方来,又奔赴远方。经过短短三天的课堂学习,访学团对于新加坡三次分水岭事件对新加坡土木工程和建筑业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今天下午,访学团此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习课程圆满结束。李教授为每一个同学颁发结业证书,同学们逐一与教授合影留念。感谢李福豪教授多日的悉心教导!感谢他祝愿我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越来越好!



队员感悟

✦ 李荣康 ✦

     在参观新加坡交通局时,我们不仅了解到新加坡机场、地铁线路和电车的布局,更深刻地体验了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导航系统、节能路灯和地铁建设中采用的环保技术材料和可回收部件。
     其中,节能路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路灯不仅采用了高效的LED节能光源,还配备了温度、湿度、超声波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它们能够智能地感知道路环境和车辆运行状况,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传送至后台。
     总的来说,参观新加坡交通局让我深刻认识到新加坡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不懈努力。这些经验和成就对我来说是一种启示,激发了我在土木工程领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我相信,通过借鉴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我国也可以构建一个更美好、更加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环境。

✦ 马少丽 ✦

     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新加坡的小印度和交通局,其中在交通局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为节能环保、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地铁、公交和共享单车十分普及。反而,在新加坡的拥车成本是十分高昂的。而且,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如果汽车在路上造成拥挤,将会面临自动罚款。由于多种措施,新加坡的道路十分畅通,一般不会造成交通拥挤,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其实我国的交通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远远领先于很多发达国家。这是一件让我觉得非常骄傲的事情,同时,我也特别希望,中国的交通建设发展能够让世界更多人看到。

     此外,通过这几天在新加坡的课题研究和学习,我们收获颇丰,对新加坡的绿色建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全球气候问题变化的当下,我觉得我们可以多多学习新加坡在绿色建筑上的措施,给建筑赋予更多的环保和可持续的功能,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明天,访学团将前往新加坡植物园和南洋理工大学参观。访学团将有机会与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访学团成员都怀揣着激情,相信这次交流也将为大家带来新的收获和成长。敬请期待!

文字 |  李荣康、谢欣悦、王恒岳

排版 |  马少丽

图片 |  马少丽、谢典延、李荣康

责编 | 马健祺、潘文龙

审核 | 陈碧霞、杨磊

分享本页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