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致远方 奋楫笃行 | 正中关爱基金海外访学团新加坡之旅圆满收官

       故事终有结局,青春永远追光!为期九天的新加坡访学之旅圆满结束!访学团用背包装满求知的渴望,乘上夏天的航班,飘洋过海到达新加坡,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拓宽了国际视野。新加坡学习旅程已然告一段落,但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一、特色建筑篇

       新加坡的建筑各有其特色,实用与艺术并行,十分具有考察价值。访学团一路走一路学,参观了许多标志性建筑,如滨海湾艺术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滨海湾花园、南洋理工大学盖亚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The Hive、金沙酒店、樟宜机场等等,从中学习到了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其建筑上的体现。

01 滨海艺术馆

       新加坡海滨艺术馆是以榴莲壳为灵感设计的,这种独特的形态被用来表达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同时也是新加坡多文化融合的象征。

02 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的屋顶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技术,包括太阳能板、雨水收集系统、隔热材料、绿化带和光伏玻璃等。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和效果,如雨水回收、绿化、隔热和保温等。

03 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的“超级树”是一系列高达25米到50米的垂直花园,由钢架和混凝土组成,外表覆盖着成千上万的植物和花卉。这些树形结构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既可以收集雨水,又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还可以为周围的空气降温和净化。

04 南洋理工大学盖亚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盖亚(Gaia)商学院的教学楼是亚洲最大的木制建筑,除了由混凝土制成的厕所、底层楼板和外部楼梯外,该建筑几乎完全由预制的大块木材构件建造而成。外部遮阳板、开放区域、露台和气井可以帮助建筑保持凉爽。

05 南洋理工大学The Hive-小笼包

       南洋理工大学小笼包建筑,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的外观形状类似于小笼包,因此得名“小笼包建筑”。它强调了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舒适、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交流。

06 樟宜机场

       高达40米的雨漩涡是世界最高的室内瀑布,是“星耀樟宜”的一大亮点。其环保理念非常强,新建的两座航站楼都注重环保,包括安装采用自然光线的天窗,空调设计在更靠近地面的位置,并在航站楼内种植有各种植物,可以降低机场周围的温度和提高楼内空气质量。此外,樟宜机场还安装了节能运动传感器和照明设备,设有节水卫生间,并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新加坡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让访学团的各位同学不禁赞叹连连。

二、交流参访篇

01 学术、文化交流

       在此次行程中,上课、交流与参访活动也让访学团收获颇丰。同学们求知若渴,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美国混凝土协会新加坡分会开展学术、文化与生活方面的学习交流。

新加坡国立大学课程

       访学团有幸邀请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福豪教授(Fook-Hou Lee)讲解为期三天的课程——《新加坡发展对土木建筑的影响》。李福豪教授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新加坡建筑业在发展历程上的三次分水岭事故以及三次事故的惨痛教训分别为新加坡的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历史性的转折。大家也从中认识到,建筑事故永远不可能避免,但我们必须要从每一次事故中吸取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同样的事故重复发生。

       经过几天的学习,访学团对新加坡的建筑、城市规划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NUS的最后一堂课上,各小组同学结合在新加坡的所见所闻,与李福豪教授分享交流自己的课题收获,结课后李教授为大家颁发NUS课程结业证书。

与老师、学长学姐交流

       在访学旅途中,我们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学生进行了交流,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留学方面的问题,他们都耐心地为我们解答。

美国混凝土协会新加坡分会

       17号上午,访学团来到新加坡理工学院毕业生会馆(SPGG)与美国混凝土协会新加坡分会的主席和成员会面并展开了交流活动。大家积极主动地向在场的教授和同学讲述自己的本科经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竞赛以及未来目标等,同学们在交流中拓宽了思路。

02 工程项目与企业考察

       除了在课程上学习相关知识,访学团还到新加坡的一些特色工程项目和重要机构、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探索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土面积有限的岛国是如何有效、可持续地规划和发展的。

新生水工程——解决新加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滨海堤坝——防洪蓄水与海水淡化工程

新加坡重建局-URA——土地用途规划与建筑保护


新加坡交通局——交通管理体系与先进技术



三和智能中心(Samwoh Smart Hub)——建设、材料与环境工程


三、文化考察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学团的学习从未止步,一直在奔赴的路上。我们走进了新加坡的文化中心,近距离感受当地的多元文化与风俗特色。

01 牛车水——唐人街

       新加坡牛水车是新加坡经营华人商品最多、最传统的街区,也是每年举办华人文化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当漫步于小巷中,会看到手工艺人制作的各种古色古香的工艺品,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雕刻、木偶、佛像和香烛制作等。

       牛车水的文化经过百年沉淀,不仅跨越了时空,而且体现了多元特色。它的地标性建筑有佛教的佛牙寺龙华院、印度教的马里安曼兴都庙和伊斯兰教的詹美回教堂。这些建筑极具宗教特点,精美壮观。


02 小印度——印度的缩影

       浓郁的色彩,独特的“印度香”,数不清的各路神明,是小印度给访学团留下的印象。在参观印度庙时,访学团在导览的讲解中,了解了印度教最主要的三位大神——梵天、湿婆、毗湿奴的故事。经过小印度之旅,访学团不禁感慨于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不断拓宽视野的决心。

03 甘榜格南——马来文化色彩

       甘榜格南作为穆斯林文化的聚集地,和小印度及唐人街相望,形成了新加坡独特的多元文化片区。在这里,有新加坡著名的回教堂——苏丹回教堂,有马来文化中心——马来传统文化馆,还有阿拉伯街、哈芝巷等色彩鲜艳、独具特色的街区。

04 胡姬公园——世界文化遗产

       胡姬花园是新加坡植物园中的精品园,占地约4公顷,目前培育了超过2000多个品种的胡姬花。花卉以不同的主题呈现,配合各种树木、灌木、其他草本植物,组成了让人流连忘返的胡姬花世界。

       以政要名流的名称命名新近培育的“胡姬花”是新加坡特别的外事礼遇。在胡姬花园内,我们看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英国王妃戴安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人的名字命名的胡姬花,深入了解新加坡“胡姬花外交”的传统。

05 圣淘沙——旅游胜地


       圣淘沙位于新加坡岛以南500米,是新加坡本岛以外的第三大岛,昔日是无人居住的荒岛,1972年以来,小岛在新加坡政府旅游政策的鼓励下逐渐被开发成为旅游胜地。访学团参观了圣淘沙的南部海岸——号称“亚洲大陆最南端”的小岛和亚洲最大的海洋馆之一——S.E.A. Aquarium,领略了自然的风光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还见识了新加坡的发展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石油和石化中心——Pulau Bukom和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岛”——Pulau Sebarok。

四、同学有话说

       9天的新加坡访学之旅收获满满,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新启迪,新思想。

01 沈恩琪

       新加坡是什么模样?

       沙丽裙摆随风飘逸,彩色花环高高挂起,焚香气弥漫整个街区,从走进小印度那一刻起,浓烈的印度风情牢牢地夺取人的眼球;历史的痕迹遗留在每个建筑,闽南语、潮汕话回荡在耳边,古老庄严的佛牙寺屹立在众多的百年老店之中,这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缩影——牛车水;金顶的苏回丹教堂融合了传统波斯、摩尔和土耳其风格,色彩斑斓的哈芝巷、个性张扬的街头涂鸦、琳琅满目的精品商店,异域情调的餐馆彰显了狮城多样化的融合元素,在甘榜格南的街头巷尾行走,浓厚的马来风味和伊斯兰风味铺面而来。如果说无尽夏是我对新加坡有好感的原因,那么多种多样的文化碰撞和包容的城市风格是我喜欢新加坡的理由。

       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见天地、见他人、见自己的过程:去见高山的巍峨、大海的广阔,体会天地的无垠,认识自己的渺小,去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发现这世界上具有无数种生活方式。我很感谢这次访学项目,让我听到了枪响的声音,开阔了我的眼界。未来,我也将会以自己的方式,将枪响的声音传播给更多的人。

02 王恒岳

       在这几天的访学旅程中,我们深切体验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和谐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由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三大主要种族组成的国家。令人钦佩的是,这些不同种族之间相互尊重,共同努力建设国家,给予我深刻的感受。我们曾游览过新加坡的小印度和甘榜格南,这两个地方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在小印度,印度文化的氛围浓厚,街头巷尾充满了独特的印度元素。我们可以看到街边的佛像,整个街道弥漫着“印度味”。然而,在这个混乱而有序的街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华人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融,能够目睹华人和印度人一起说笑,和谐共处的气氛十分融洽。甘榜格南也同样充满了这种多元和谐的氛围,在庄严壮观的清真寺前,我们可以看到华人开设的饭店和酒吧,各种文化在此交织。

       这次访学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使我认识到不同种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我相信,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将继续为新加坡的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

03 叶育军

       在新加坡的访学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一些重要的建筑和文化景点,并对新加坡的城市建筑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期间,我了解到了不同类型建筑和设计的特点。例如,滨海湾公园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小印度的骑楼建筑则注重了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贝聿铭大师设计的建筑体现了其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示了新加坡的建筑风格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为我提供了一些绿色建筑设计的灵感和启示。

       此外,在对新加坡的文化考察中,通过参观甘榜格南和小印度这些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我深刻认识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甘榜格南作为新加坡的传统马来村落,展现了马来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小印度则是新加坡印度人的聚居区,展示了印度文化和宗教的特点。这些文化景点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而且加深了我对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认识。

04 姚子聪

       从飞机飞抵新加坡上空的那一刻起,满目的绿色成为了我对这个国家最深刻的印象。从樟宜机场到乌节路,无论是栽种在路旁的树木,亦或是攀附在建筑上的植被,挺拔而富有生命力,恰似那新加坡人的精气神一样。

       在数日的文化考察和课程学习当中,我了解到了新加坡政府为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在水资源管理、绿色植物种植、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其共性都体现在了“长远规划”这一点上。新加坡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与高度的危机意识,其政府和人民都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个仅有城市级体量的国家,如果不未雨绸缪、随机应变,未来只会是穷途末路。这一点使我深深地对这个国家感到由衷的敬佩与尊重。当世界上其他国家仍在为“碳排放”问题踢皮球时、仍在只把“可持续发展”当做口号呐喊时、仍在披着环保面具而大肆破坏环境时,新加坡早已行动甚至领跑于世界。

       我认为,如果我们从新加坡的可持续治理发展政策中汲取经验,并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这对于我们实现2035规划和第二个百年目标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其实,在此次访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基建能力和智能交通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信在未来,每一个来到中国的人,都能够由衷地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惊叹、敬佩与尊重,像我此行到新加坡一般。

五、致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

致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

       在为期9天的新加坡访学之旅中,我们考察了新加坡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如滨海湾花园、国家艺术馆等;参观了新加坡著名工程或企业,如海水淡化工程、重建局等。通过亲身参观和学习,访学团深深感受到了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实践。同时,我们还获得了与当地专业人士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了解他们对建筑和文化的看法。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财富,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此,访学团的15位同学想对邓学勤学长和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正是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慷慨资助,才让我们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会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奋斗,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回报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关爱和资助,传递爱心力量,弘扬邓学勤学长和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慈善精神。

       同时,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深大土木学子获得访学机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开拓自己的眼界。

       最后,祝愿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越办越好!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23新加坡海外访学团


       山水总相逢,未来方可期,在这短短的九天时间里,虽然访学团总是在奔波忙碌中的路上,但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新认识了世界,乘兴而至,满载而归。

       盛夏光年,不负此行,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人参与到访学项目中,再次感谢邓学勤学长和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




分享本页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