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土木人》访谈系列节目 | 三十余载求真路 一颗匠心育桃李——张谦


      1979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之滨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从此崛地而起,这样的“深圳速度”被世人称奇。1983年,作为这片土地唯一一所大学,深圳大学在许多人的聚焦下正式成立,关于深大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图为深圳大学建设初期


      35年的风云岁月,这所新生代高校已长成青年模样,正朝气蓬勃,焕发生机。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却无法抹去几十年历史的沉淀,也无法消除那段旧时光的记忆。这些对于建校初期就到深大教学的张谦老师来说,已经是生命里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是他教学生涯的起点,也承载着他的青春年华。

01.与荔园共成长
      1979年,张谦老师考入浙江大学土木系,本科毕业之后就到同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的夏天,这位刚走出校园不久的毕业生来到了深大,在他看来,这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刚刚办学三年,校园的风景十分优美,没有围墙,到处都是自由的因子。而那时的他正值青春,风华正茂,从上海被分配到这里教书,一待就是30余年。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和深圳大学从最初的相遇相识到今天的相知相守。
图为深圳大学建设初期

      张谦老师刚来报到的时候,结构系的规模十分小巧,老师人数还不到10人,大部分还是从清华大学借调过来支援系里教学的。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乐此不疲,为今天土木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访中,张谦老师说:“那时候人少,我们都上了很多的课,什么课都得上,可能上得不太好,但是什么课我们都尽力承担,这个经历对我们年轻老师来说也是个锻炼。”
左起:夏之熙、钮友熙、张维校长、纽友杰、遇平静


左起:邢锋、王家远、张谦、郑凯宏(中山建委)、遇平静、卢谦、张中权、曹征良


左起 :张谦、王家远、李著璟(清华)、夏之熙(清华)、岳莲珍、赵教授夫人、赵文蔚(清华)

       正是这些特别的经历,让他对早期的老师和学生印象都十分深刻,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图为我院第一届(85级)学生毕业照


图为张谦老师(中间)与96级学生合影


图为张谦老师(后排左四)与87级设备班学生合影


       三十几年过去了,时间不长也不短。在别人看来,也许三十年前发生的人和事距离现在已经非常遥远,但对张谦老师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记忆历久弥新,有些片段依旧能在脑海中清晰呈现出来。


02.坚守教育初心
       回忆起自己初为人师的时候,张谦老师在讲台上的表现显得有些“青涩”,没有教学经验的他不知道怎么在课堂上跟学生互动,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课件一下子就讲完了。他笑着说:“那个时候年轻,不知道怎么跟学生配合,年纪越大,越啰嗦,课讲得越慢,现在嗓门比谁都大。”
图为张谦老师参加91级学生毕业20周年聚会

       如果说作为一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他的职责,那么,如何育人更应该是教师的使命追求。《大学》开篇中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当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来说,更离不开这样的价值追求,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在张谦老师看来,大学追求的应该就是一种价值观,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即求真,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其他一切的因素去扭曲真的东西。他说:“这个价值观包括追求真的和传播真的,给学生传播的是真的道理,追求的也是真的道理。”
图为张谦老师(前排左一)参加91级学生毕业20周年聚会

      在张谦老师30余年的教学生涯当中,这种求真的精神也一直是他坚守的教育理念,他表示,这个价值观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性格、价值判断和理念等,还是自己内心深处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尽管人在社会当中,有偏离目标的时候,也会有坚持目标的时候,最深的地方是坚持的”,张谦老师如是说。

03.深耕工程领域
      1993年,国家进行基建体制改革,推行工程监理制。恰好这个时候张谦老师参加了一个关于监理的培训,遇到了他后来读博士的导师,张谦老师十分钦佩他,就又回到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个期间,他接触到了很多实际的工程,也加深了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张谦老师读完博士回来后,他的教学重点基本上就偏重在工程管理这一方面。93年,学院设立工程建设监理本科专业,后改名为管理工程,现为工程管理。张谦老师对这个专业最初的规划和发展做了许多事情,第一版的教学计划就是由他起稿完成的。
图为张谦老师参加深大土木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建筑论坛

       经历过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张谦老师也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他觉得,这两个专业认识问题的套路是不一样的,“如果土木工程研究和寻找的规律是关于物的规律(比如结构力学的反应、材料的性能),那工程管理研究的对象会更复杂,因为它包括人和人的行为。”早期他把工程看做是一门技术性的专业,但当他的专业重点变化以后,他觉得工程管理会更多地跟社会和经济活动等方面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观。

      在教学方面,这样的转变也反映在他的课程上。在课堂上,他十分鼓励学生(特别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关心社会,把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的其他方面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之中不断加深对工程的理解。
图为张谦老师参加深大土木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建筑论坛

      一直以来,将信息化应用在工程领域,实现整个过程的清晰呈现,都是做工程人的一个梦想。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张谦老师最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张谦老师表示:BIM是信息化新的一片天,有很大的前景,为我们行业清清楚楚地呈现整个过程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结语
       回首初到深大时,往事如昨。当初那位青年教师,意气风发,在这荔园耕耘了三十余载,如今已过知命之年,却魅力犹存。张谦老师见证了深大的发展,也见证了土木学院的成长历程。

图为张谦老师个人照


       谈到这些年教学的收获和感想,张谦老师说:“收获是点点滴滴的,也不应该去期望一些非常辉煌的东西。如果要说收获或者是人生的感悟,那么这个实际上是借助我工作的对象——我的学生来获得的。如果说有什么思想的进步,专业的进步,那也是学生在成就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张谦老师一直在思考和追求真正的教育,他不仅在传授知识给学生,也在用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求真的精神去影响学生,这就是他的魅力。

图为张谦老师与校友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影


(备注:文章发布于2018年)


分享本页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