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访 | 陈平 坚持做“产业人做的产业园”


      陈平,96 级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校友,曾就读于云南财经大学,取得项目管理硕士学位,目前任东莞中集创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他曾全程统筹东莞松山湖500 亩园区——中集智谷产业园建设及运营工作。在他带领下,园区获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殊荣,并成功入选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节点。

      目前,园区已签约进驻以中集集装箱、顺丰科技、电连技术为龙头涉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企业 223 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6 家,主板上市企业 4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5 家,倍增计划企业1 家),共拥有专利 1200 多项。园区的开发运营助力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迈进。
 

      2017 年,陈平当选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2018 年获颁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突出贡献奖。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校友会副秘书长罗苑玲带领秘书处一行人和在校学生,前往东莞松山湖中集智谷产业园拜访96级土木校友陈平。

      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向我们大致介绍了园区的区域规划和招商情况,校友会一行人纷纷赞叹该园区设施的完备和环境的优美。随后,陈平校友面带微笑地过来招呼我们进入会客室入座。

 


      初见陈平校友,他西装革履的装扮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利落大方,彬彬有礼,也让人不禁期待起今天的采访交流。

回首忆青葱
      一番介绍和寒暄后,和往常一样,我们的话题从熟悉的校园展开。

      虽然他的脸上没有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但陈平已离开校园近二十年,回首旧时光,说起校园青葱往事,陈平校友仍显得兴致高昂。

      他回忆起当年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日子,彼时还名叫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一共有监理、房地产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三个专业。当时的宿舍都是以植物来命名,那个度过了四年青春岁月的地方,让他印象深刻。
 

      说到最初选择深大,陈平校友直言,因为深圳这座城市,所以选择了深大这所学校。深圳是一个特区,他想到特区最好的学校求学,寻求个人成长。深大当时给他感觉是一个很朝气蓬勃的学校,在校园里他接触发到了很多新的想法、新的思维。他认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四年,就是应该在这么一个有活力的、新兴的学校里度过。于是当时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深大,回忆起来,他对当年的决定还是感到十分骄傲。而选择这个专业,则是因为他早早就做好了规划和目标,规划着未来能从事建筑管理工程管理相关的行业。

 


      一批批学生来来去去,最不舍的就是老师们。他们在校园里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也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令陈平校友最记忆深刻的两位老师分别是遇平静老师和王家远老师。

      遇平静老师被很多校友亲切地称呼为“遇妈妈”,陈平校友对她的记忆也是如此。遇老师在他心里,就像一位亲切和蔼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出众的温柔阿姨。

      王家远老师当年教授他们土力学,一接触到土力学,就让他感到了触动。这门学科的专业性和难度,和大学数学、大学语文都不太一样,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与挑战性。感谢王家远老师,生动而有趣味的课堂,让他能投入进去学习,并且找到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班级里学习的氛围很浓,大家关系也都很好。班级上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深圳本地的同学也会邀请外地的同学到家里做客,很快大家就适应了校园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晚上上完课,陈平校友会和同学们相约一起在图书馆自修室继续学习几个小时。为了能有宝贵的学习机会,占座位成了他的深大记忆里很重要的一份回忆。

      从学校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拥有了新的生活圈子和新的生活环境,但陈平校友依旧和当年的朋友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说,一起走过青春的好兄弟,走过再多的时光和岁月都不能丢,老同学之间的情谊分外珍贵,他很感恩,并且一定会好好珍惜。

携手共岁月
      回首近二十年的工作历程,陈平校友说深大校训——自立、自律、自强一直伴随着他,鼓舞着他。

      在深圳这样一个包容性、开放性强的城市,深圳大学给了学生们很强的自主权,但是学位的授予实际上是比较严格的。当时考试没有补考,他认为深圳大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们努力、拼搏,真正地学到知识,而不是浑浑噩噩蒙混过关,这种方式对学生成长有好处。

      在深大培养的专业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习惯,都对他毕业后的工作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他说:“走到社会前的四年时间很重要,对人生未来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四年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式。远离父母的这四年,只有同学和老师相伴,但这四年对以后的可能会根深蒂固。特别身处在一种,远离家庭的集体生活中,而且随时可以走出社会”。

      他认为学校教育除了学术教育,更多的是要给学生传导正确的价值观,读书学以致用,但同一本书每个人不同的用法会不一样。有了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用得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对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深圳大学教给他的,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有着积极拼搏,自力更生的深大精神。这不仅是他对深大校训的个人解读,也是他坚持了近二十年的人生哲学。

      他送给了师弟师妹们这样的一句话——“以学习“自立”,以榜样“自律”,以本事“自强”。在生活上,要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和缘分;学习上,要相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除了专业学习,课外实践也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

仰首创未来
      毕业后的陈平校友先是做了六七年的甲方现场管理,最近六七年做产业园区招商、运营和管理工作,对他个人职业生涯而言是比较大的转折。最初面临转型,要把自己原来的习惯的思维放开,更多的去做统筹管理,还有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他也面临了不少困难。

      做管理工作的时候,位置会高一点;但做服务工作的时候,视野位置要放低。两个角色定位的切换,也曾让他有过困扰。

      目前的统筹管理工作处在一个现代信息万变的市场里,他面临着很多实际性的挑战,不像工程有投入就会有产出,而目前的工作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间协调沟通的问题。

      他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过渡和调整。

      说到转型的原因,他说:“当时在房地产行业里更多针对的是个人或者家庭。我想做一些基于前几年工作经历,和自己学习专业有所延伸的事。”

      他想如果可以结合原来的地产行业,再结合国家引导发展实体经济的规划,做一种专门针对企业,在企业家里面办公生产,加速它们的发展一类的配套。于是陈平校友便从传统房地产行业,投身到了地产板块里面的另一个分支。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这种项目,叫工业地产或者产业综合体。

      最早有做产业园IP想法的企业,是同样来自深圳的中集集团。中集由于自身就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通过自有产业去吸引上下游的产业聚集,从而吸引关联企业入驻。他说,我们应该是一个有产业背景的集团做的产业园,所以叫“产业人做的产业园”。

      除此之外,松山湖的区位优势也是得天独厚的,陈平校友认为,招商时,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引进后,和它相关的整个产业链会自发地向龙头企业靠拢。由于背靠华为,所以目前中集智谷产业园区已经引入了较多的电子信息行业公司。

      谈到对园区未来的前景展望,陈平校友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建设,会让深圳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越来越强,东莞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外移,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会将大湾区城市间的距离缩得更短。

      在未来,他希望结合产学研——产业、学校和研究,整合更多的校友资源,团结校友企业,发挥深大在深圳特殊的作用,形成校友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平台。通过平台,大家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达成双赢或者1+1大于2的局面。



分享本页到:

推荐资讯